2009年6月27日

基督教與香港節日

2006/12/14

原載於HKUDB 基督教討論區

前言

自十六世紀著名天主教神父方濟各‧沙忽略、1807年第一位基督教牧師馬禮遜進入中國傳教以後,經歷清代的禮儀之爭、民初的五四運動及非基督教運動,中國教會歷史的演變都是先與中國本土文化起衝突、然後進行「本色化」協調。所謂「本色化」,就是根據中國教徒的經驗而設立教會,加入富有中國文化的元素,要把基督教與中國文化合而為一,能適合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心理,把中國教徒的宗教生活和經驗迎合中國風俗。難聽點說,就是「文化侵略本土化」。

鴉片戰爭後,基督教坐擁前殖民地之天時、地利、人和,非常成功地進入了香港華人社區。同時,亦對香港的節日,起了重要的影響和衝擊。時至今日,香港節日仍深受基督教的影響。本文目的就希望探討基督教與香港節日的關係及影響。

回最上↑

聖誕節

所謂「聖誕節」,在基督教傳入中國之前,早已有聖誕之用法,不過此時聖誕指皇帝之誕辰、佛祖之誕辰、玉皇大帝之誕辰、孔子之誕辰、媽祖之誕辰等等。因此有皇帝聖誕、佛祖聖誕、玉皇大帝聖誕、孔子聖誕、媽祖聖誕等。

但香港卻以此名稱作為慶祝耶穌出生的節日,本來基督徒稱之為「聖誕節」並無不可,但事實上聖誕不專指耶穌的誕辰,而很多其他中國人的地方都是以「耶誕節」稱之,以表示不認同以「聖」的稱號來稱呼耶穌。

事實上,聖誕節本身也是基督教文化侵略的產物之一。在公元一世紀的初期教會根本就沒有聖誕節,教會亦不知道耶穌正確的出生日期。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曆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甦的開始。後來在公元四至五世紀時,羅馬教會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是初期教會力圖侵略異教徒風俗習慣的措施之一。但是直到今日,聖誕的確實日子還未受到全面認同,基督宗教其中一大分支的東正教,就在另一個日子1月6日慶祝聖誕。

世上其他宗教或無宗教的人,為了反抗這句帶有基督教色彩的「Merry Christmas」祝福句子,建議改成「Happy Holidays」,但由於「Holiday」一詞源自「Holy day」,也帶有宗教意味,因此最中立的便是「Season's Greetings」,中文可譯作「節日祝願」。

當了解這些典故後,我們明白到非但不可稱這天為聖誕節,更不是耶誕,而是太陽神節。不過,在習非成是的大氣候,筆者有時都會順口說句「聖誕快樂」。

參考:Christmas wars

回最上↑

元旦

元旦是陽曆一年的第一日。

二千多年前的元旦,就是用來分別年份屬於公元前或是公元後。公元前(Before Christ, B.C.)英語的意思為「耶穌出生前」,公元後(Anno Domini, A.D.)拉丁文的意思為「主的年份」,可是大部分神學家及宗教歷史學家都認為耶穌不是出生在公元元年,而是在公元前七至四年。據了解,公元元年並無任何重大宗教事件發生過,那究竟以公元元年定為 A.D. / B.C. 的分界線還有何意義?

現時幾乎全世界都普遍慣用這 A.D. / B.C. 的公曆系統稱號,可是這對非教徒、或者是其他宗教的人很不公平。假如強逼基督徒使用「佛誕前/佛誕後」或「阿拉誕前/阿拉誕後」,他們又會有何感想?

現時外國已有很多非教徒,提倡以 CE (Common Era) 代替 A.D.,及 BCE (Before the Common Era) 代替 B.C.,並認為最終將會全面取代 A.D. / B.C. 稱號,其實這正正就是「公元」及「公元前」的中文翻譯。可是,某些頑固的教徒仍然以「尊重傳統」的理由阻止,其實說到底,都只是不希望看著基督教勢力在全球的影響逐漸式微而已。

回最上↑

農曆新年

newyear3newyear2 newyear1

農曆新年中國傳統的最重要節日。

在大年初一前的十多日,中國傳統市民一般都會購買年花,因此港九新界都會舉辦年宵市場,其中重點的便是香港維多利亞公園。筆者留意到天主教及基督教在近年間均在維園租用多個攤位,售賣或派發傳教物品、及進行募捐活動,滲透中國傳統年宵市場。有些甚至派人四處兜搭途人,在年宵市場內進行傳教活動,在熙來攘往的年宵市場中引起諸多不便,對逛年宵的人構成滋擾。

農曆新年期間,中國人習俗都會貼揮春、派利是。教會往往利用這方便之門,藉此良機傳教,印製含有基督教意識形態的揮春及利是封,包括「榮神益人」、「福杯滿溢」等,流放到市面,令揮春、利是的原有傳統意義遭受破壞。

面對農曆新年這個中國傳統重大節日,基督教反抗力有限,一般都是以柔性手段,吩咐教徒避免參與家中的還神拜祖先等活動而已。但筆者亦聽聞有某些極端教派,禁止教友在新年期間派利是及貼揮春,此舉在華人社會內則有犯眾僧的危險了。

回最上↑

復活節

復活節跟聖誕節一樣,同樣是基督教文化侵略的產物之一。

教會一直都不知道耶穌復活的真正日期,復活節只是羅馬君士坦丁大帝於公元325年召集的基督教第一次尼西亞會議中決定出來,並定為春分後第一個月圓以後的第一個星期日,用以取代當時的薩克森人(當時位於德國西部及英國的種族)慶祝的春天女神(或豐收女神,Eostre 或 Eastre)。在公元九至十世紀,法籣克(今歐洲中北部)國王查理曼大帝征服了薩克森人,並殘酷地強迫他們改信基督教,否則處死,估計當時約有四分之一的薩克森人被處死。因此,薩克森人被迫放棄春天女神的崇拜,但仍沿用著象徵春天女神的蛋及兔子,直至今天。

跟聖誕節一樣,直至現在這日子亦沒有得到全面認同。東正教非常重視復活節,更甚於聖誕節。他們計算復活節的方法與西方天主教及基督教不一樣,他們採納來自猶太人逾越節(Pascha)的傳統,把猶太曆正月十四日晚定為復活節,紀念猶太民族主神「耶和華」擊殺埃及的長子,及他們祖先希伯來人逃出埃及的節期。

香港復活節的氣氛不算熱烈,適逢春回大地,四天(連星期日)的連續假期通常會利用作外出旅行的好機會。

回最上↑

清明節、重陽節

清明節屬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約在每年公曆四月四日至四月六日之間。清明節源自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自古中國民間也在這天進行祭祀祖先活動,香港人一般都會到墳場去掃墓,懷念先人。而重陽節是在農曆九月初九,該日也會有祭祀活動。

中國人崇尚孝道美德,講求慎終追遠。一般香港人對很多中國傳統儀式都已簡化,唯在清明節仍堅持準備香燭祭品,在人多擠逼的墳墓中進行拜祖先活動。
天主教自從傳入中國後,一直都對祭祖活動的態度反覆,最著名的就是清代的禮儀之爭。在十七世紀初天主教來華傳教初期,利瑪竇等傳教士並不抗拒祭祖儀式,但後來羅馬教廷於1704及1715年曾兩度頒令,禁止中國教徒進行祭祖及祠堂活動。此舉令當時已決志信耶穌並寫下著名七言律詩《基督死》的康熙皇帝大為不滿,並於1720年下令禁止洋人在中國傳教,和驅逐大部分傳教士出境。到了1845年,傳教士挾著鴉片戰爭之勢,逼令道光皇帝解除對天主教的禁令。直到1939年,羅馬教廷才撤消了當時關於中國祭祖禮儀的禁令。

基督教就祭祖的立場亦搖擺不定,自十九世紀初基督教傳入中國至今,不同時期的不同教派的不同牧師,會就祭祖的整體或不同部分的儀式發表不同意見,莫衷一是。

時至今日的香港,關於祭祖方面的零碎衝突亦從未休止過。一家人在清明節掃墓時,基督徒子女往往拒絕上香及準備祭品,只呆站不動,有些更拒絕跟家人一起掃墓,更離譜甚至會拆毀祖先靈位、搗亂祖宗祀堂等。這些都嚴重損害家庭倫理關係,對中國尊崇孝道及慎終追遠文化產生極大破壞。這些衝突亦同時發生在當家中有親人去世時,不同宗教的喪禮儀式的爭拗,通常是基督徒子女聯同其所屬教會與其家族傳統長輩作正面衝突,有時甚至會有一位先人、兩個不同喪禮儀式的情況出現。

真不明白,本來是屬於一個家庭、一個家族、一個民族的事情,卻要受到外人的指指點點,去決定是否「批准」祭祖。在「你和你的家人都必得救」之前,已「家無寧日」、「家門不幸」了。

連結:《靈堂上的笑話:一個喪禮兩種儀式

回最上↑

佛誕

budd1 budd2

約於公元前七至六世紀的農曆四月初八,印度迦毘羅衛國的王后摩耶夫人,誕下了悉達多太子,他就是後來出家成道並始創佛教的佛陀釋迦牟尼。

於殖民地期間,香港仍被基督教勢力掌控著,儘管香港有為數不少的佛教徒,但佛誕一直都不是公眾假期,慶祝佛誕只能在寺院、精舍內進行,亦從來沒有舉辦過大規模的慶祝活動。直至1999年,香港回歸中國後兩年,佛誕才正式成為香港法定的公眾假期,當年佛教團體特別迎請佛牙舍利蒞港瞻禮以作慶祝。時至今日,每年在大嶼山寶蓮寺、屯門妙法寺等地方,都會有大規模慶祝佛誕的儀式。

表面上教會對增加佛誕假期都沒有反對意見,但筆者據網友提供資料,香港有不少基督教學校,在校曆中刻意隱瞞佛誕,其他假期均有名有姓,唯特別將佛誕假期只寫成「公眾假期」。堂堂一間學校,竟然作此小動作,筆者很懷疑這是否就是所謂基督教特色的教育:過濾所有其他宗教的一切消息,窒礙學生的正常學習機會,這做法與日本教科書篡改侵華歷史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回最上↑

長洲太平清醮
bun

長洲太平清醮起源於清朝乾隆42年(1777年),當時島上發生大瘟疫,後來居民赴廣東省惠陽縣迎北帝神像到此,並奉北帝指示設壇拜懺超渡孤魂,奉神綏靖遊行街道,瘟疫才得以制止。其後每年舉行,遊行成為特色的飄色會景巡遊。

醮期長達七天,以往都以擲聖杯方式求北帝請示,因此每屆日期並不固定,而由2001年開始定於農曆四月初八佛誕日舉行。當所有祭祀儀式完成後,最後便「搶包山」:參賽者會爬上於北帝廟前設立三座由包子積成的包山,盡快搶奪最多及最高的包子,而搶到的包子會分派給島上居民。「搶包山」活動自1978年因發生意外後停辦,由2005年起恢復舉行。

太平清醮的盛大引來了天主教的嫉妒。為了抗衡太平清醮活動及進行「本色化」,天主教於1952年在長洲建立花地瑪聖母堂,並於每年五月下旬,仿效太平清醮進行花地瑪聖母像巡遊,歷時一小時。由於長洲本土教徒居民數目很少,因此每年教會都會調派香港其他地區、甚至境外的教徒,在遊行當日一起進入長洲以作支援,不過論聲勢仍遠遠不及原裝正版的太平清醮。

但是說到行徑「出位」,莫過於長洲基督教純道教會,在2005年太平清醮期間進行著名的「長洲十字軍踩場事件」。當日十字軍攜同木製尖矛及十字盾牌,以步操方式強闖太平清醮會場,並對巡遊隊伍進行挑釁及發生正面衝突,最後幸得警方調停解決。其後由於輿論普遍對此感到厭惡,香港各大小教會為求自保,都紛紛與純道教會劃清界線,指其行為過激、教義不純正、甚至是異端。

天主教及基督教的行為,令筆者想起成語「東施效顰」、「弄巧反拙」,不過對其宗教文化侵略的企圖仍不能掉以輕心。

長洲十字軍圖片:http://picasaweb.google.com/3christianity/CwaSNI#

回最上↑

端午節

dragonboat

端午節是紀念中國古代賢臣屈原的節日。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的三閭大夫,楚懷王對他變法圖強的主張不但不聽,反而把他撤職,逐出京城。屈原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憂民的著名詩篇。後來,秦國攻破楚國的京城郢都。屈原覺得一切希望都已破滅,於是在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那天,跳進汨羅江(今湖南長沙南面)自盡殉國。

鄉民為了拯救屈原的身體,紛紛划船去搶救,同時不斷敲鑼擊鼓嚇走魚群,並且把粽子投進江中餵魚,以免魚蝦啄食屈原的身體。自此以後,賽龍舟及吃粽子就成為了端午節的習俗。時至今日的端午節,在沙田的城門河、香港仔及大埔海濱公園等,上下午均會有龍舟競渡的活動,更有國際龍舟邀請賽,與外國人一起龍舟比賽。市民都會吃粽子、看龍舟應節。

可是,一些教會又會蠢蠢欲動地組織「福音龍舟隊」參賽,並指可以藉著爬龍舟傳福音。不過,這又是老鼠拉龜、無從入手,功效甚微。由於各隊龍舟隊伍都是分別操練,基督教根本沒有機會去接觸其他隊伍。當比賽時,這隊福音隊的文弱書生又總是敵不過警隊、消防隊及武術隊等,因此連亮相見報的機會也很少。雖然那些福音龍舟隊,非常歡迎非教徒一起參與,但是又有多少清醒的人願意上這「賊船」呢?

回最上↑

鬼節

鬼節源於佛道兩教,由於來源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名稱。佛教稱之為盂蘭節,道教稱為中元節,都是指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

佛教盂蘭節來自「目蓮救母」故事。據《佛說孟蘭盆經》記載,佛陀的弟子目揵連尊者,以天眼通發現其去世的母親,因罪業深重在餓鬼道受苦,身體被倒懸著,所有食物一到嘴裡都化成火炭 。目揵連焦急憂慮,於是去問佛陀應如何救渡。佛陀於是告訴尊者,於七月十五僧自恣日、佛歡喜日,置各式食物於盂蘭盆內,供養佛法僧三寶。承三寶威力、慈悲力,得救父母的罪業。尊者根據指示,他的母親就脫離了惡道。因此佛教弟子都會在七月十五這一天供佛供僧,以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道教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及十月十五,分別為上、中、下三元節。中元節為清虛大帝地官二品誕辰,祂會手持人鬼錄簿,降臨人間檢閱善惡。當天餓鬼囚徒、無主孤魂、十方大聖都會齊集起來,道士會供奉花果,設壇頌經,作法事普渡,期望地官赦罪。

一踏入農曆七月,香港各區都會舉辦盂蘭勝會,搭建數座竹棚,以打齋附薦先人,並聘請戲班演出神功戲。另外會向公眾派發「平安米」,原意是為先人消災解難,並可賑濟生人。民間一般認為七月是「鬼月」,閰王下令鬼門關大開,周遭盡是無主的孤魂野鬼。因此,日常生活要萬事小心。一般市民會於鬼月晚上,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飯在路邊拜祭一番,俗稱「燒街衣」。

就筆者觀察,教徒很多都害怕鬼或靈界。基督教一向指稱中國傳統民間信仰是拜假神,但卻不會否認那些是真鬼,而教會立場也反對「交鬼」,因此教徒大都對此敬而遠之,鮮聞與盂蘭勝會及燒街衣的人正面衝突。他們會將鬼節與魔鬼、邪靈、西洋鬼節「萬聖節」等一併而論,並只在教會內,祈禱求主潔淨及赦罪,而忽略佛道兩教在鬼節表現的孝道及愛心普渡的真正意義。

回最上↑

中秋節

mooncake

古代帝王早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禮記》上說:「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上古祭月的禮儀,很可能就是中秋節的起源。由於農曆八月居孟仲季三秋之中,而十五夕恰為月中,所以八月十五被稱為中秋。

中秋節正式成為歲時節日,始於唐朝《唐書‧太宗紀》,以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以後就成為年中節日,至宋代更為普遍,常在中秋舉行歡宴的活動。到了元代,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義士準備起義。為了避開朝庭的嚴密搜查,於是軍師劉伯溫獻計,下令把藏有「八月十五殺韃子」的紙條藏入餅子裏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傳遞消息,結果當晚起義成功,後來「月餅」就成為中秋節的應節食品了。

元末明初起義的典故,亦誘發起基督徒的「創意」,依樣葫蘆地利用月餅傳教。2006年香港一間教會機構與老牌月餅製造商合作,推出名為「愛.團圓」的月餅,企圖利用中秋節傳教。銷路如何就不得而之,不過基督教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覬覦,真的無孔不入。

回最上↑

萬聖節、Halloween

早在公元前六世紀,凱爾特人(Celts,即現今的威爾斯人、愛爾蘭人及蘇格蘭人)已把10月31日視為每年的結束、年度豐收的日子。當時的凱爾特人為了感謝神讓他們的穀物豐收,每年都會在這日舉行盛大的祭典感恩。另一方面凱爾特人亦深信當晚是死神 Samhain 力量最強大的一天,會釋放惡靈到處遊盪,因此他們的祭司德魯伊教士也會主持祭典,安撫死神的靈魂,凱爾特人就聚集在巨大的神聖營火前,利用動物的頭或皮毛裝飾自己,並發出古怪的聲音,務求使死神認不出自己是活人,藉以避難。這就演變成今天萬聖節前夕,各人為自己帶上恐怖面具及塗上假血的前身。

到了公元前59至49年,羅馬帝國佔領了凱爾特部落領地高廬,公元45年又佔領了不列巔中部及中南部,並對凱爾特士兵和德魯伊教徒進行大屠殺。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於公元四世紀改信天主教。後來到公元834年,天主教為了壓逼這種德魯伊異教文化,教宗額我略四世把死神轉成天主教的萬聖節(All Saints' Day, All Hallows Day, Hallowmas 或 The Mass of All Hallows),把原來5月13日的諸聖日改至11月1日,希望以此消滅德魯伊教節日。但人們卻仍在萬聖節前夕(The Eve of All Hallows,即 Halloween)狂歡慶祝。教會眼見騎劫節日失敗,於是又將 Halloween 及萬聖節劃清界線,稱 Halloween 是異教習俗,謂彼此並無關係云云。

香港一般市民都會在 Halloween 奇裝異服裝扮,到蘭桂坊及其他酒吧去狂歡,小朋友就會去問大人拿糖果吃,但大都是教會學校的學生才會這樣做。而天主教刻意把11月1日的節日譯成「諸聖節」,以避開一般民間使用的「萬聖節」(10月31日,正確應為萬聖節前夕 Halloween)。基督教就不時向教徒發放「剖析」「基督徒應否慶祝萬聖節」等言論,吩咐基督徒不可參與這一年一度狂歡的機會。

回最上↑

後記

利用節日作慢性文化侵略,的確是個好方法。各地節日反映當地文化,加強民間凝聚力。而人們在慶祝節日的同時,往往會較為祥和、鬆懈,對基督教掉以輕心。教會便慢慢地進行滲透,軟硬兼施地蠶蝕,將節日原本的歷史背景及意義抹殺,然後灌入基督教元素。最終目的是取而代之,成功騎劫節日。

這種對節日文化侵略的機制,與世紀絕症愛滋病的HIV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機制不謀而合。愛滋病暫時沒有藥物可以治癒,亦恰如被基督教成功侵略的世界各地,都難以回復其本身原有文化一樣。幸好中國文化根基深厚,外國列強亦沒有把全中國覆滅,而當年是傳教士的杜葉錫恩,在她的離教見證中亦說:"I sensed that we were arrogant to a people with a civilization much older than our own",否則我們的命運可能跟其他被基督教文化侵略的國家一樣,在各個中國傳統節日中連聲感謝主。

回最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