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5日

香港教徒普遍入教原因和環境因素

2004/5/11

原載於離教者之家的迴響

前言

筆者沒有實際統計過,但總感到香港的基督徒(包括天主教徒及基督教徒)已很多。信教的理由,可以是很冠冕堂皇,例如「感到神的偉大」、「神愛世人,用寶血赦免我們的罪」云云,這些「屬靈」的理由都不是本文的重點。筆者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非基督徒,沒有受過基督教學校的教育。筆者純綷以自己的眼光,非教徒的客觀性,參考自己及身邊朋友的經歷,來寫成本文。明白信教的原因後,離教時便能對症下藥,事半功倍。

心理因素

哲學家羅素說:宗教源於恐懼。到現今這論點所形容的依然存在於現今香港社會。對死亡的恐懼,未知的恐懼,從而想找一個對象來「敬畏」。這時,基督徒出現了,他們煞有介事地向你介紹基督上帝的偉大,大家一齊來敬拜。不幸地,想找對象來敬畏的人,隨便就相信了基督徒的話,來敬畏這個古以色列的神。

人浮於事,尤其是在競爭激烈和冷酷無情的香港社會,心理上總想有個依靠。信教感到平安,獲得內在的滿足喜悅,是很有效的心靈安慰劑。

基督教鼓勵教徒向上帝傾訴,又名祈禱。人都有傾訴心理(尤其是女性),只不過有些話跟誰也不能說,總是跟自己傾訴比較方便,所以祈禱是種很好的心理療法。

另外,求知慾強的年輕人,對人生的意義和目標、宇宙及生命起源、道德等問題,都嘗試去尋找答案。基督教的教義似乎提供了以上問題的「答案」,於是,年輕人便輕信了那些「絕對真理」,毋須再繼續苦思下去了。

教會學校

筆者相信這是大部份教徒的來源。教會學校是基督徒的兵工廠,很多教徒都是自小在求學時便入教,尤其是在小學時期。學生年幼無知,分析力弱,會傾向相信權威(老師),難怪教會千辛萬苦也要佔據「教育」這塊肥肉。

校方如何「保護」這肥肉?萬事先由教師的背景做起。校方只聘請或優先考慮聘請教徒作教師,在面試時審核其宗教背景、了解程度,確保「思想正確」,這樣可保證學生在幾乎一元的思想體系下成長。

學生方面,他們日夜接觸基督教,修讀聖經科、每日早會祈禱等,加上老師、同學不斷「唱好基督教」,以及邀請參加教會聚會,在教會學校成長的朋友大概比我更清楚這些。面對這樣的思想轟炸,尚有反抗力的學生已不會剩下很多。

好了,還有些「心硬」的人該怎麼辦?來個「態度差別」如何?對積極參與教會聚會、學生團契等活動的學生,老師對他們的態度上會較有好感;對這些提不起興趣、反感的同學,註定你們交上惡運了。另外,校方又硬性規定必修聖經,而且該科之地位凌駕於其他主要科目之上,儘管你其他科科A,假如聖經一科不合格,升班都沒有你份。

普遍家長眼中的「名校」,很多都是一些歷史悠久的教會學校,這些大概都是殖民地統治的後遺症。西方某些先進國家好不容易才把基督教的控制轟出正常教育外,我們香港人有沒有必要把自己愛錫的子女送進虎口裡餵飼?

家庭背景

家庭的宗教背景,也是影響子女成為教徒的另一個主要因素。先決條件是父母或其中一方為教徒,自幼悉心培養子女,替子女選擇一條「神聖」的路,成為他們心目中的基督徒。子女在沒有選擇權利的情況下,過著教會團體生活,上教會幼稚園、中小學,受著「罪」、「懲罰」、「地獄」等嚇人的概念包圍。

某些父母期望「基督化的家庭」,不能容忍他們的子女不信教,同時不鼓勵他們問些「絆倒人」的問題。子女就算不信也只能陽奉陰違,否則後果一是父母傷心流淚,自己成為忤逆不孝子;另一後果是面對日以繼夜的跟你講耶穌,不屈服不罷休。

假如不幸投胎到牧師、傳道人等的子女,情況更為嚴重。試想想,假如被人知道牧師之子不信主,這牧師還有甚麼面目去「牧」其他羊?這個問題已超越了宗教自由,而是影響父母事業、全家生計的問題,沒有經濟能力的子女能背負得起這罪名嗎?就算你是反基督,也只能每星期乖乖到父母講道的教會裡,默默地支持父母的事業。

部分教會,會向教徒灌輸「生養眾多,遍滿地面」的思想,面對香港出生率驟降,唯獨教會中人生完又生,再把子女變成基督徒,達至成功發展下一代信徒。這些下一代其實相當穩健,因為自幼的思想影響,會因先入為主而不易改變,加上家長的權威監控,他們離教而導致教會流失信徒的機會相當微。

見證及佈道會

假如你身邊有至少一位的基督徒朋友,而他又有心向你傳教的話,相信你也可能盛情難卻,參加過他們的崇拜、見證及佈道會等節目。有些大型的佈道會,佔滿整個大球場的基督徒人海,場面狀觀,令人懾服。在講者叫人決志的時候,看見全場的人紛紛舉手,彷彿自己不舉手便會蝕底,身邊的基督徒這時會落力鼓勵,於是迷迷糊糊地成為羊群效應的犧牲者。

另一方面,基督徒的見證大都歷盡苦難,極度煽情,發表見證的人又七情上面,聲嘶力竭,很多多愁善感的人聽完後,悲天憫人之心油然而生,強忍不了而落下第一滴淚。在你的身邊的基督徒朋友,會很高興地說這就是「聖靈」作工,再慫恿你去決志。正在感動中的你,往往真的以為是因「聖靈」而流淚,於是敗給自己的淚水而決志了。

提醒一下,這些見證及佈道會,都是本著「先決志,後了解」的原則,以感性的手段而達至傳教的目的,而非要求先客觀了解該宗教才信。

傳媒影響

就算你一個基督徒朋友也沒有,你亦會接觸到大眾傳播媒介。近來有不少的福音電影,打正旗號推廣基督教,當然還可賺得票房。另外,有線電視也成立了基督教電視台,全日也在播親基督教消息。還有無線及亞視,在黃金及非黃金時段,都不時有些福音電視節目。這些「直接入屋」的頻道,吹噓信教後充滿愛、人生目標與快樂的境象;不信教就萬事不順,做人沒有目標和不快樂。一般家庭主婦、老人家等,當面對婚姻、子女、財政及健康等問題時,就可能會被誤導,以為信教就能解決自己面前的問題,於是主動聯絡節目製作機構,或者跑去附近教會,要求決志。

對於一般上班族,這些基督教節目也會在巴士、小巴等的螢幕上大賣廣告,或者提供節目片段。坐巴士回公司及返家途中的一般打工仔,在早上不太清醒與晚上疲累不堪這些意志力薄弱的時候,也被迫反覆接收這些傳教內容。不難預計,基督教又可賺到一批新血了。

儘管法例規定,電視節目「不得鼓吹對觀眾有不良影響的迷信及超自然事物」,基督教傳媒依然巧妙地避開法例的監管,用「個案探討」、「快樂的來源」、「研究宗教」等形式,來避免觸犯該法例。

還有兩點比較隱晦的,其中一點就是很多名人、藝人等都高調宣稱自己為基督徒,對於他們的眾多 Fans,在偶像崇拜的效應下,很自然就會仿效、跟隨,學習他們的偶像口口聲聲的「感謝主」。

另外,越來越多歌詞也宣揚在面對感情問題時求神,例如楊千嬅的《少女的祈禱》(祈求天父做十分鐘好人,賜我他的吻,如憐憫罪人)、陳小春的《神啊救救我》(上帝會保佑我的,愛情總會來的)。在這樣的意識渲染下,青少年在聽歌及唱K時便有機會入腦,到真正面對感情挫折時,便會嘗試入教以求轉機。

以下將探討為了某些特定目的而入教做基督徒的人。

朋友來源

教會營造和諧歡樂氣氛,令人覺得這是個良好的社交團體,以為教內的人都是善良、快樂和積極的。在現實社會或校園中打滾而弄至滿身傷痕的年青人,都很盼望自己能進入這個洋溢著融洽與詳和氣氛的交際圈子。不過,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很多令人離教的原因,都是由於這個看似融洽、而實際上是充滿明爭暗鬥、複雜人事關係的教會。

另外,對於害怕孤單的人,教會舉辦眾多大小活動,有不同的小組、團契等,結識朋友容易,又可解悶。還有牧師、傳道人及教友的噓寒問暖,享受被關心的感覺,比較起冷漠的都市,這裡充滿安全感。

但是,當你浸淫在教會圈子的時間一久,而你還未入教,你會漸漸發現自己「二等公民」的身份,某些活動都因為「只歡迎弟兄姊妹」的態度而將你拒諸門外。這時,受到歧視的你便可能考慮入教,這亦達至教會吸納信徒的目的。

當時間慢慢地溜走,你的絕大部份朋友都是你的教友,竟然很少、甚至沒有非教徒的朋友,這時你會發覺自己難以自拔。很多猶豫不決而苦苦未能離教的人,都是由於很怕沒有朋友、空虛寂寞這感覺。

為了異性

這是一個相當熱門話題。首先介紹一下背景,很多教會及信徒的立場,都根據《林後》6:14「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引申為不准許或不鼓勵信徒與非信徒拍拖及結婚,又謂假如出現這情況,會因為彼此理念不同而最終導致慘淡收場云云,筆者將這論點簡稱為「一軛論」。

可是現實上亦有不少痴男怨女,是「信與不信」的組合。一對小情人面對巨大壓力,包括教會的「關心」、教友的勸勉、自己內心的掙扎。這時,不信者可能會不忍已信的伴侶受盡教會壓力而屈服入教,又或者被已信伴侶逼迫選擇兩條路:信教/分手。這情形,看來與一些邪教利用女信徒「以身傳教」引誘男性入教,沒有太大分別。

很多未拍拖的教徒受一軛論影響,只接受伴侶為教徒。對於他們的追求者,為求有親近機會,不置於因為自己不是基督徒而被取消入選資格,於是欣然入教。

教會反對婚前性行為,於是每個未婚的女教徒,額上都貼有「處女保證」這個金漆招牌。對於有「處女情意結」的男性來說,這是相當吸引的。所以,不排除有男性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入教,以便在教會中找尋適合他的處女。

一軛論背後的原因,根據筆者的推測,是用以減少信徒流失,因為擁有不信伴侶的教徒,可能會因為對方而「帶壞」,從而不再上教會。同時,亦可增加信徒數目,吸引不信的伴侶或追求者「歸順」。

可是,這為教會帶來了惡名遠播,很多受了這一軛論傷害的人,不論已信或不信的一方,都對教會產生恨意。還有一些卑鄙的教徒,玩弄完不信者的感情後,才拋出這個理由作分手,「這是神的旨意」,理由極具體面,不信者更會對教會及教徒恨之入骨。

另外,普遍教會女多男少,堅守一軛論的原則會導致很多女信徒有「獨身恩賜」,這是不太健康的情況。所以,有些教會採取懷柔政策,表面上還是支持一軛論,但對於個別例子會給予默許,不過可能會對已信者在教會的事奉工作削減或取消,以作「懲罰」。

生活優勢

不要以為教會中的基督徒都是一心一意事奉神,沒有私心的,有些人是以教徒的身份,為自己創造在社會上的優勢。

教會或有基督教背景的機構招聘時排他,只聘請或優先聘請教徒,造成不公平機會。某些機構解釋是因為職位需要,另一些則解釋是機構本身不屬政府資助,私人機構有權選擇員工。不過,不論真正原因是甚麼,教徒身份已成為被取錄的先決條件。

遺憾的是,本港的平等機會法例內,無引入宗教歧視的概念。但即使有關條例存在,規定在招聘廣告中不能刊登只聘請某宗教背景的人,但是有關機構仍可在面試中進行篩選,真正的平等機會如何實踐?

另一方面,從事保險和傳銷從業員等工作,都需要認識大量「朋友」。在教會這個環境內,絕對比其他場合有更多機會尋找客戶、建立下線。同時,亦可以營造關懷及善良等良好印象,洗脫該行業市儈的形象,從而獲取別人信任。所以,從事有關行業的人紛紛入教,不排除是為了自己事業上的利益。

接受救濟

有錢的教會捐贈救濟物資,表面上是支援窮人,實際上也是招攬信徒的手段。一般人的心理,在受到恩惠之後,會由於感激而容易受對方影響。基督教就是利用了這個人性的弱點,去灌輸他們的宗教思想。

即使仍有大量不接受基督教思想的人,他們會因為仍接受救濟,所以亦會很合作,沉默而沒有任何反對聲音。於是,這便形成群眾效應,令人錯覺以為所有接受救濟的人都是信教的。

這些在早期香港社會十分普遍,天主教會派餅乾、奶粉等,給受當時政局不安影響下的貧苦大眾。現在,依然有些弱勢社群,如露宿者、傷殘人士等,受教會人士的「關懷」。除了達灌輸思想的目的外,這些「關懷」還可以標榜自己的慈善形象,有利於籌募經費,和申請政府和其他慈善基金的資助。

傳教負擔

某些教會的運作模式,帶有侵略性,教徒好像現在社會中的 Sales,須協助教會招攬新血,並須承擔 Quota 壓力。他們大都不求質素,但求數量,在新聞組上,他們被稱為「量產基」。教會會叫他們去屋村「洗樓」(逐家拍門傳教),企街和地鐵站等派傳單、和途人「談話」等,這些都對社會、民居構成滋擾。不過,這種仿效蟻群的運作模式,還是相當有成效,可以在短時間內吸納大量新血。可是,這些教徒究竟在教會的存在意義在那裡,他們可有反省過?

結語

吸納信徒的目的,表面上是將福音傳天下,實際是為了錢(十一奉獻)。身為教徒的你不信?試試唆擺自己教內有經濟能力的弟兄姊妹,轉投另一教會;或者為其他教會介紹新朋友,而非為自己教會,看看你的教會反應如何。

傳教,不一定很「屬靈」,也可以很市場化。面對水銀瀉地式的傳教攻擊,舖天蓋地向你轟炸,未信的你,開始軟弱了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