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2日

《宗教危險嗎?》讀後感

書籍簡介:http://www.rerc.org.hk/item.asp?ItCode=4205

這本書令我頗為好奇,事實上我亦十分欣賞作者坦率承認基督教在歷史上發生過的醜事。當然,以教會作者的立場,承認之後就是要解釋,繼而令信徒繼續信,並要令非教徒對基督教的壞印象改觀。

我試扼要說說文中的重點,及簡述我的看法。

1. 面對十字軍、宗教審裁所等不光彩的歷史,作者的角度首先是直認,不過他指出宗教與其他非宗教系統的世俗主義一樣,都可能引起罪惡,而其他政治主義都是危險的,而觀乎世界歷史上的大型戰爭,大部分都不是因宗教引起的。

作者振振有詞,但卻陷入了把宗教佔領的道德高地拉下馬,變成與各種世俗主義看齊,道德光環一剎那消失,即是信徒亦不再聖潔,甚至跟骯髒的政客差不多。真的是如些的話,基督徒的優越性亦會消失,傳教在道德上亦變得沒有意義。

2. 作者也承認能在宗教文本(聖經)中能找到與憤怒和仇恨等相關的經句,但他卻指出那些不是基督教的核心本意。基督教的本意是:慈愛、和平、……(下刪一系列美好憧憬形容詞)以合符道德與核心,去取捨聖經的律法和條文,信徒在讀經時,應小心處理檢驗與這些核心理念相違背的經句云云。

如此說法,的確有助擺脫那些經文的罪惡。然而,不是每人每刻都是清醒,都可以在任何情況對有關經文理性作出判斷,決定是否合符所謂的「核心理念」。另外,假如世上一切都應用這個「篩選」機制,剩下來的就一定是「好」的,任何理念都永遠是美善,基督教和聖經比較起其他宗教和世俗主義,其地位亦再不超然。

3. 作者認為,宗教許多觀念被人的劣根性利用和破壞,導致人們對宗教有壞印象。對此,宗教本身是無辜,也是無能為力。

作者如此說,就忽然把宗教理應教化世人、導人向善的理念和功能徹底破壞,矮化(或者說踐踏)宗教的價值,就是為了開脫「宗教是危險」的指責。

4. 作者緩引多篇學術文章,以證明宗教對人類身心都有好處,並不是構成精神病的原因。

到了學術層次,基本上都有很多立場,作者大可引述吻合自己立場的論文,例如演化論及神創論之間對立的文獻都有一大堆。究竟有多少論文真的反映事實,需要再進一步探討研究。

2010年8月8日

瘋狂

打開報章,看到的很多都是慘劇,很多時都是由於事發時有人精神失控,導致慘劇發生。有時在天真地想,假如這世上的瘋狂能消除,人類的幸福指數將提升很多。

以前沒有聽說過,法官判刑時需要先拿心理評估報告,現時這個社會仿佛對這方面注重了許多。然而,在精神病醫生、心理專家的需求增多時,社會資源卻無法承受。有些專家甚至指出,香港大約有五分之一的人口,或多或少都有或潛在一些精神問題。當然這些論調未必為準,或者是有關人士希望獲取更多資源而渲染的論據,但報紙看到的新聞事件,卻難以否認瘋狂在現時的社會所佔的「地位」以及它的可怕。

瘋狂令人害怕,因為似乎沒有人有辦法準確預料,一個瘋狂的人下一步將會做甚麼,而普通人與瘋狂交涉,亦等於與瘋狂共舞,甚或一起瘋狂,無法抽身。部分人就知道這點,因此就反而運用瘋狂,妄顧一切,甚至縱容自己情緒失控,那就可以逃離社會的規限,道德的框框。一些精心設計的瘋狂既可以保持自己的地位,又能殺出一條血路,例如介乎正路與異端之間的靈恩派,聖靈擊倒、聖笑、聖嘔、驅魔等等,吸引了對這靈異方面有興趣的教友,但同時又可保持正派的外衣,在邊沿徘徊而免於被其他主流教會指為異端。

二次大戰期間,在德國發生的種種事情;文化大革命的瘋狂,亦是離我們不遠。任何事情和思想,只要宣傳有道,說得頭頭是道,總會有些瘋狂的支持者,來捍衛他們心目中的真理。所以,當我們在說那些追星一族日以繼夜地追捧偶像,這無疑是使社會更安全的好辦法,接受這類鼓動的朋友損失一般不會太多,而商業機制亦令以往寶珠、芳芳甚至Leon、劉華間的Fans團的對立情況減少。

以往看書,總是會避開這方面種類的書。利用人的心理弱點,以一些技巧來控制別人的行為,我覺得是很鄙污的事情,然而我卻發現這些事情愈來愈多,包括傳銷、傳教、保險、心理奮興課程,港客在澳門賭場被設局輸掉幾倍身家,又或者酒樓在開門前對前線員工的訓斥,甚至簡單至游說顧客購買一件貨品,這一切都包含一些心理植入因素,亦即是我一直以來覺得很鄙污的事情。悲觀點說,大部分人就成為一些懂得這些小技巧的人的傀儡,受其操控,我開始認為這是無法改變,甚至是很自然的事。恐怖主義中在死士背後鼓動著的,就是那吹著蛇笛的人,其中一項重要的力量當然就是仇恨,另外我認為就是無知。

一顆平靜的心,在這社會生存,顯然已變得是非常重要。藥物可以醫人,也可以害人。同理,懂得心理術的人,可以救人,亦可以操控別人,甚至使人瘋狂。

2010年1月28日

救贖與受苦的關係

原載於離教者之家

耶穌在十字架上受苦,為拯救世人贖罪代死,是基督教的核心教義之一。一般教徒說的「信耶穌」,並非要說只相信歷史上曾出現這個角色,而是相信耶穌是基督(救世主)(這個「信」還有其他一系列的含義,詳見《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及《亞他拿修信經》)。

這個教徒一直視之為常的教義,其實背後卻是極不合理的。

受苦?救贖?

基督教的文獻中,集中在說這受苦的過程及背後意義:「上帝差遣獨生子,『道成肉身』的耶穌,親自釘死在十字架上,無條件為世人承擔罪過,以無罪寶血洗清世人的罪,成全了神對人的救贖,使世人不活再在律法之下,而是在恩典之下……」

以上概念,被反覆地唱頌傳揚著,然而,卻完全沒有真正回答為何這次犧牲是與救贖世人有關係的。

有人說,唯獨耶穌身為神的獨生子,以無罪之身作出犧牲,才可以為世人救贖,唯獨耶穌的寶血,才可以洗淨世人的罪,其他人的犧牲是不能作救贖的。意思就是,這是一個特別的安排,不能按一般常理去解釋。

好吧,既然是如此特別,那犯不住如此做「大龍鳳」(意即陣容隆重的戲劇),由受苦、折磨到死去,劇力萬鈞,扣人心弦--基本上,不必流血,當眾撒一泡「聖尿」,就可把世人的罪洗得乾乾淨淨的了!

也許這是針對一些人認為「公平」的心理,即是作出重大犧牲之後,就一定會有相當回報,這和動畫「鋼之鍊金術師」中「等價交換」的概念相若。

一廂情願的天真,過分簡化的善惡觀念,造就了這個傳頌多時的神話。

受難場面的安排

這場受難,究竟是神事先預知的,抑或神事先都不知道?

假如是後者,神就再不是全知了。

假如是前者(神事先預知受難會發生),那麼這場《受難曲》就是經過精心安排,呈現給世人的世紀巨獻。劇中主角耶穌受盡苦難、折磨,之後釘上十字架、死去、復活……這一切,都是按照劇本安排好,演員演技出眾,編劇煽情,為的只是令觀眾感動落淚。最後,台前幕後導演、演員等在頒獎台上領獎時,大家才知道劇中人物其實沒有死;整場受難都是虛假的。

單單這場受難,原來已構成上帝是否全知的矛盾。

世人流下的眼淚卻是真實的,這場受難自古至今的確賺到很多同情,這是發自於善良的人,對受難者同理心和易地而處的想法。

腦科學解釋

社會神經學(Social Neuroscience)是腦科學中的一個新領域,探討生物腦部與社會之間複雜和動態的相互作用。在研究兩個人的腦神經迴路,腦部互動時發生的活動時,發現幫助他人是腦神經系統的原始預設值。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去關心一個人,我們就會自動有同情心,自動感受到他們的感受。研究發現大腦中有一種神經元,在大腦中就像Wi-Fi無線網路一樣會發射訊號,訊號瞄準對應到另一個大腦中的同一個部位,以至「同感」自動產生,這種神經元被稱為「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1]。

這門新科學,解釋了倘若另一個人正受煎熬,人總是自動預備好是要給予幫助,這就是古語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因此,估計在基督教的集體崇拜中,教會內渲染著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情景,一眾教徒腦部之間不難出現互相影響的情況,出現對耶穌的集體同情現象。一些教徒特別有感覺,可能會感動落淚,他們的感覺是千真萬確的,只因他們特別具同情心,而非神化地較其他教徒更「屬靈」或「有聖靈住在心裡作工」之類。

究竟是基督教的影響令一些人特別有同情心,抑或根本是多數具同情人的人揀選了基督教呢?

根據這門科學,亦可以解釋為何信徒人數比例總是女多男少。[2]

當眾多感覺混在一起

受苦被基督教暗示成是與救贖有關,加入了教徒的同情因素,感同身受,與一些個人痛苦的經歷聯想起來,教徒希望為自己面對的痛苦找個理由和意義,往往賦予自己所經歷的痛苦一些救贖意味,成就了上帝的美意;又或者把自己真實的痛苦,與耶穌所受的痛苦作出比較,以作出假想出來的心理慰藉。

以上如果掌握得好的話,在心理上的確可以有助紓緩痛楚;但是如果掌握得不好,可能令一些人主動追求痛苦,成為強迫性自虐的一分子,通過自我傷害達至快感和榮耀,或透過自虐「交換」一些例如被愛與關懷的希望。

(完)

參考

1. 感同身受:鏡像神經元(科學人雜誌)
http://sa.ylib.com/read/readshow.asp?FDocNo=938&DocNo=1481
2. 男人更容易幸災樂禍
http://peopledaily.com.cn/BIG5/paper503/16784/1475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