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5日

離教者的心理問題

2004-06-15

原載於離教者之家 - 文章分享

作者:Jim Moyers

吉姆‧莫耶斯(Jim Moyers, MA, MFT)著
抽刀斷水翻譯

這篇文章原本是寫給幫助基要派離教者的心理治療師,但對任何涉及限制性宗教團體的人也應該有幫助

限制性的宗教團體,以嚴格的信仰、專制的結構、拒絕主流文化、和隔離一些可能導致質疑團體教義的外來影響力為特點。這些團體的形式,從邊緣教派(異端),到普遍被確立的教會也包括在內。在流行文章和專業文獻裡,關於所謂異端的個人經驗,清楚地背離正統宗教慣常的做法,已被廣泛地討論。但是與主流宗教的保守形式有關的類似問題,卻是較少被識別出來。以下內容很多都是基於基要派離教者的經驗,但跟其他傳統的限制性團體也是相類似的。

信仰破滅

有很多人發現,成為限制性團體的會員,是一個正面的經歷。我在這裡不太關心這類人,因為我也是跟另一類人一樣,他們通常經過很大的內心擾動之後,離開這樣的團體的。其中,很多人都經歷「信仰破滅綜合症」(Yao,1987),特別是那些曾經激烈地投入他們宗教的人。信仰曾經一度是意義和指導的主要來源,失去信仰的離教者往往會感到迷失和不知所措。雖然不是所有團體都會禁止與離教者接觸,但虔誠信徒通常都不太關心離教者。信仰者社群(很多這類團體的社交生活焦點所在)的疏遠,都能造成離教者的隔離和絕望。

當離教者與團體的外部關係切斷後,通常會有維持很久的心理效應。很多離教者在尋找意義和方向的新來源的過程中,會長期經歷不滿和困難的感覺。專制團體鼓勵懷疑個人的判斷,不加質疑地確信團體教義,很多離教者都對於不能矯正這點而感到絕望。基要派教條強調人是不完美,只需接受上帝,便可獲得神的恩典,否則個人永無機會自救。「驕傲是有罪的」這信念通常已被注入內心,成為一幅持續性的負面印象。離教者在有意識地拒絕關於性的負面信念之後,對於性的禁止、壓抑、挫折和罪疚,往往很久也無法消除。離教者曾經被教導,認為每一次衝動,都可能是邪惡,因此他們可能有很少的自發性的能力,缺乏真正自我表現的方法。離教者對信仰者社群以外世界的部份不信任,以及悟醒了那曾經看來絕對無誤的教義後,可能導致在參加任何團體,或者在許下持久承諾時,會產生嚴重障礙。

離教者的心理問題

離教者跟其他人一樣,也是受著相同的致病因素所影響,但對於每位離教者所面對的心理問題,這背景卻不能解釋一切。但是所謂承先啟後,現時的問題,很可能與現已否認的會籍有一些關連。

對於宗教的爭論,應要小心地站在一個中性的立場。偏見地認為宗教就是固有病態,與天真地覺得一些宗教系統有侵蝕自我健康感覺的可能性,有著明顯的區別。即使離教者可能聲稱已拒絕以前的信仰,協助他們的人仍須保持中立,這點是很重要的。信仰曾是離教者在世上堅定地持守的一個生存方向,假如強調它的負面評價,可能會引發他們對某些觀念產生防備,而在他們的潛意識下仍然認同這些觀念的。對過去信仰的批評,可能被誤解為對曾經信仰過的人的批評。對一些曾經接受為真理,現在看來卻站不住腳,他們經常會為此持續地感到羞恥。

應該鼓勵離教者,從正反雙方面,去看待自己曾屬於限制性宗教團體這事實。對於過去的參與,無論是好是壞,都可以想成是塑造自己人生重要的一個發展階段,這看法可能會對他們有幫助。像其他發展階段一樣,以前的信仰系統最終會因自我成熟而放棄。但是這與其他大多數的生命階段卻不同,因為很少離教者會有下一個很明顯的階段。這對於某些團體,積極地阻礙其成員對其他體制意識和生活方法的瞭解,這解釋尤其正確。關於其他宗教、人文科學、或現代批判性的想法,基要派信徒知道得很少。很多在這類團體所管理的學校裡的教育,全部思想都會經過一種封鎖的信仰系統過濾,這增加了對社會和文化的疏離。因此,離教者可能完全沒有意識到,對於心靈上和存在性的問題,有其他的處理方法。如能和以前的信仰系統所限制的剛好相反,支持離教者對心靈和哲學的探索,可以幫助確認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離教者一直受明確的宣言指引著,一旦失去後,他們會很容易感到迷失和困惑。在任何過渡過程中,在舊信仰的崩潰到替換成新一系列的指引原則的期間,會自然地產生一段失去判斷力的時期。對於這個現象的出現,據 Kuhn(1970)的解釋,曾經被認為是明顯與突發事實不符的一個科學觀點,也能應用在類似來自宗教信仰變化的困惑。根據 Bridge(1980)的觀點,在過渡過程中會有一個「空虛」的中間階段,對於正在移離過時的自我觀及世界觀的離教者,亦可有助解釋他們的困惑及空虛,是過程中一個自然的部份和正常的現象。

一個限制性的宗教團體的原則,通常會成為信徒作為意義和個人定義的主要來源。當離教者離開這些原則後,會失去可能曾是主要安排他們生命的原則。跟其他的損失一樣,會有相關悲傷的過程,但卻經常被忽略。確認離教後的所得與所失,對協助他們渡過悲傷的過程,有很大的效果。離教者感到的憂鬱,其實是當一個人失去重大原則時,很自然及可理解的正常反應。

離教者經常覺得受到加倍的誤會及隔離。仍然留在團體中的家庭成員及朋友,縱使不是全然的拒絕,也不太可能對已經否認他們信仰的人的意見,有太大的包容。曾經作為限制性宗教的信徒,其他人假如沒有跟他們有相同的背景,可能很難去理解,這強烈而維持很久的影響。現在的困難生活,與過去的宗教經驗之間的聯繫,即使離教者本人,通常亦難以察覺。

隨著對團體及其領袖的完美印象破滅後,離教者亦會感到失去曾經代表得救的唯一希望。當他們不再屬於這團體後,建基於和這團體有關的自尊心和「絕對真理」,會受到嚴重撞擊。我找到 Jung(1965)關於自我的概念:內在超越性的治療和健康的來源,對於一些可能曾為團體犧牲很多的人,往往會投影到(projected onto)能幫助他們重拾自我方向的一些機構及其領袖。另外,Jung 個人在心靈上的心理醒覺,以及對宗教信仰掙扎上有自傳式的解釋,都能幫助一些人去尋找理解宗教經驗的新方法。

在心理治療以及其他感情關係上,團體和領袖過去對離教者進行的投影,很可能以理想化和/或貶低價值的形式出現。離教者可能會測試感情關係,以看看會否遭遇另一次痛苦背叛的危機。治療過程經常會圍繞在重拾個人權力,這權力曾一度為團體放棄了,而現在或會投影在其他重要人士和治療師上。當離教者察覺到其他人的期望,他們在潛意識上可能會很熟練地達到那期望。否認(denial)、壓抑(repression)、分裂(splitting)、和錯誤的自我表達,經常是發展得很好的防衛機制。一對對互相衝突的相反概念,如上帝與魔鬼、信徒與世俗、罪惡與正義等,這種非黑即白的思考方式,都會導致壓抑一切對於有可能被解釋為不能接受的。基要派信徒認為,能避免上帝譴責的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斷的自我監控和嚴厲的自我控制,與在禱告中承認自己所有的罪。在基要派信徒思想中,有拘泥字面意義的特性,一個「邪惡」的思想和感覺,就已可被當成跟一個邪惡的行為同樣有罪。無論是甚麼種類的衝動和感覺,都可能被看成是來自於魔鬼。在某些東方的傳統中,強調要超越在物質領域內迷惑人心的慾望和感覺時,也會出現這個看法。可能經常要提醒離教者,任何負面的感覺,都不是本來就邪惡的,而事實上當這些感覺的出現後,也不意味著會附諸行動。

當不是所有家庭成員都有同一信仰,這些堅定的信仰會大大使家庭的動力變得複雜。異端離教者的家庭成員,都很可能反對離教者參與異端的活動。不同的是,對於一般教會團體的離教者,通常家庭成員仍在團體內。當被家人及朋友誤解和指責,離教者會感到憤怒、痛苦和悲傷。面對這些情緒,這時他們便可能需要支持。而當與家人所堅定的信仰發生重大衝突時,他們也需要協助,以堅持自己的哲學。家庭的相互作用,有時會受到善意的企圖所支配:「虔誠」地去說服他們的「所愛的人從迷途中」返回「真理」。相反, 離教者想透過對團體的譴責,希望勝過家人和朋友,這希望跟那些仍在團體內的人,想帶引離教者回去羊圈的希望,通常都是一樣地強烈。

與宗教有密切聯繫的家庭的完美印象,可能隱藏著不健全的家庭形式。當失去教會中的信仰後,便很容易失去這印象。發現離教者家庭的病狀後,對以前所持守的信仰,更是另一個挑戰。屬於限制性宗教團體的家庭,其中的青春期少年成員,對於一直規定他們的嚴格道德標準,常常明顯地違背以作出反抗。性的外顯(sexual acting out)、離家出走、濫用藥物,都能表示在專橫的父母和宗教權力面前,愚昧地去嘗試建立自主性。基於具有非黑即白性質的超越價值的衝突,離婚和激烈的兒童保護爭論,經常發生在其中一位配偶是離教者,但另一位仍是信徒的家庭。

結論

離教者的心理問題各異,視乎他們各自就過去宗教信仰的投入程度及經驗。重要的是,一些看來異常的觀念和習慣,可能曾經在塑造離教者的人生中,佔有重要的一環。除了心理治療的慣常目標外,離教者也可能在持續很久的宗教探索中需要協助,以及在找尋比現有信仰和生活方式更適合的意義和指引的資料來源上加以支援。

參考資料

Bridges, W. (1980). Transitions. Reading, Mass.
Jung, C.G. (1965). 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New York: Random House.
Kuhn, T.S. (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Yao, R. (1987). Addiction and the Fundamentalist Experience. New York: Fundamentalists Anonymous.

Earlier versions of this material appeared in Psychotherapy, The California Therapist, and Cultic Studies Journal.

(c) 1999 James C. Moyers. May be copied and distributed with source and author credited. The articl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http://home.earthlink.net/~jcmmsm/article/index.html

譯註:
為簡明起見,former believers, former members (of restructive religious groups, or of authoritarian groups), ex-believers, ex-members, disillusioned believers 一律皆譯成「離教者」,儘管精確的意義可能有少許出入。另外,(ex-)fundamentalists 譯成「基要派信徒」(「基要派離教者」),former members of "cults" 譯成「異端離教者」。

中文譯本於2004/6/15 完成,並原載於離教者之家(http://exchristian.hk),歡迎轉載,唯請註明出處和保留全文,及只能作非牟利用途。

沒有留言: